連日來,在仁懷市長崗鎮的高粱基地里,隨處可見村民們忙碌的身影,大家挽起衣袖、手持鐮刀忙著采收高粱,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。
來到酒用高粱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區,高粱連綿成片,顆粒飽滿的穗頭迎風搖曳,如同翻涌的紅色波浪,映紅山野。這一示范的高粱個頭大、果實豐,由于科學防控技術到位,與農民自防區的效果有著明顯區別。
據項目負責人貴州大學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金林紅、張維教授介紹,眼前這120畝示范區是酒用高粱綠色防控技術示范項目,由貴州大學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實施。針對新建高標準農田土壤肥力弱高粱長勢差、病蟲害多發問題,項目采用的“氨基寡糖素+”免疫防病治蟲綜合配套技術,即氨基寡糖免疫誘抗+氨基酸葉面肥促生+棘孢木霉促生抗病,+狼毒素、微生物菌劑+助劑殺蟲,結合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通過3次選擇性施用,實現了幼苗期提苗促生、苗齊苗壯、增強抗逆性,拔節期促壯、治蟲、防病,抽穗期免疫防病促結實。經調查,紫斑病、炭疽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達81.25%,蚜蟲防治效果達94.00%,粘蟲防治效果達96.30%。
測產數據對比顯示,示范區折畝產373.41公斤,農戶自防區為282.20公斤,示范區較農戶自防區畝增產91.21公斤,增幅達32.32%。示范區的高粱不僅在株高、葉片數、葉寬等農藝性狀上顯著優于自防區,病蟲害防控效果更是大幅度提升,充分體現了綠色防控技術的綜合優勢與推廣應用價值。
當地村民對該項目給予了積極反饋。一位正在收割的農戶笑著說:“今年用了貴州大學專家帶來的新技術,高粱長得格外好,穗頭大、籽粒飽,往年常見的病蟲害也少多了。收入肯定能漲不少!”另一位參與項目的村民表示:“以前自己打藥防蟲防病,效果不穩定,成本也高。現在有專家指導,用了綠色防控方法,不僅省心省力,高粱品質也更好了,明年還想繼續跟著種!”
編輯:馮月成 韓曉梅
責編:岳瑩
編審:丁龍